时间很快就迎来了冬至,这一天也是有朝会的。
大臣们早早走出家门,在路灯的光明之下,打开车门钻进了车内。
如今的汽车虽然还没有空调,但下人们会早早起床,事先端几盆热水放在车内各处,让车里的温度不会太凉。
上车之后,热水拿走,司机启动了汽车,车头大灯亮起,缓缓向皇宫的方向行驶而去。
实际上现在的车灯亮度是真不咋地,但还是那句话,放在这个时代,那就是极为超前的黑科技。
很多早早起来准备开店的行人看到之后,仍然是满脸的好奇的惊叹。
尤其是对很多生活在长安的外国人来说,这东西简直就跟神仙座驾没什么区别了。
不,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他们的很多神话传说之中,神仙的座驾也是马车,是需要马来拉的。
然而大唐这种黑漆漆的铁壳子车,却不需要任何东西在前面拉,自己就能跑。
不但能自己跑,而且速度快。
很多外国人都见过在城外的道路上黑漆漆的汽车疾驰而过的身影,感觉似乎比神话传说里神仙的坐骑跑的还快。
而上了年龄的大臣们则是感慨着,这东西倒是比马车舒服多了,而且是各方面的超越。
虽然如今皇室不再跟世家走一起,让不少大臣感觉时代变了,生存逐渐变得开始艰难起来。
但至少皇室也没卸磨杀驴,如今对朝臣的待遇实际上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档次。
同一时间,公主府内,上官婉儿早早起来,跟李月辰一起做完日常锻炼之后,扒拉了一口早餐,就肩并肩出门上了车。
今天的朝会李月辰也要参加,所以就坐上官婉儿的车一起去了。
车上,看着窗外黑漆漆天空,李月辰想着日后是不是改变一下大臣们的上班时间。
这几年虽然科技进步很快,而且朝廷的上班模式也变成了做五休二这种。
但在电灯没有铺开之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还是没变,所以上班时间并没有改变。
仍然是每天寅时就要起床,天不亮就出门,早早准备上朝。
但现在不同了,电灯逐渐铺开,人们的生活节奏在逐渐往后拉。
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们,太阳落山之后仍然不回家在外面玩都是常有的事情。
现如今但凡在朝廷上班的,家里都用上电灯了。
虽然现在电价贵不少,但朝廷在这方面有补贴,就算是寒门出身的官员,也能用得起。
有了电灯,睡觉的时间自然就比之前晚了不少,开始逐渐有了夜生活。
所以李月辰在考虑着,要不要把上班时间改成朝九晚五?
说实话,这应该是可行的,毕竟前置条件都满足了,而且相信大臣们大多数也都不会反对。
毕竟能混到朝廷里的大臣,大多数年纪都不小了,谁也不愿意早上摸黑起床上班。
若是上班时间能晚一些,还能有空起来吃个早餐,岂不美哉?
随后便扭过头跟上官婉儿说了自己的想法:“婉儿,你认为如何?”
上官婉儿点头表示赞同:“很好啊,如此一来,做臣子的也都轻松多了呢。”
“你也如此认为?”
“自然,至少每天与殿下吃早餐不必赶时间了。”上官婉儿笑眯眯的回答道。
“倒也是……”李月辰也跟着笑眯眯的点头。
……
来到丹凤门外的时候,大臣们也差不多都已经到了,正在广场上跟同僚们打招呼。
马上就要过年了,总体气氛都不错,互相打招呼的同时经过了检查,差不多也就该上朝了。
这个时候天边也开始泛起鱼肚白,太阳差不多也该出来了。
大臣们陆续进入殿内,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最面前的李月辰这些年一直都在想,要不要彻底取消这种上朝时的跪坐姿态,换成椅子?
反正皇帝在上面坐着,臣子们在
不过最终还是决定再等等,移风易俗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一点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去改变吧。
头发白了大半的李显顶着一副明显没睡醒的表情盘着保健球来到了宣政殿,随后开始上朝。
如今的朝会简化了不少,不像以前那样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拿出来说。
那些事情都是由内阁负责解决的,但凡能放在朝会上说的事情,都是内阁那个那边也不好直接做主的。
讨论了几件国家大事之后,朝堂上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
若是不出意外,接下来就该退朝了,然后各部门回自己的办公室去,该干嘛干嘛。
然而今天却有所不同,龙椅上的李显突然换了刚刚那还没睡醒的表情,朗声道:“朕继位也有十多年了,如今身体也不太好,便想着,差不多是时候传位给太子,享享福了……”
听着皇帝开始吐槽自己的职业生涯,大臣们倒是没有感到太多意外。
毕竟这些年来朝政基本上都是太子在处理的,皇帝除了上朝之外,可以说是什么事情都不干了。
所以他说要退位,倒是算不上多么惊讶的事情。
只不过让大臣们没想到的是,居然会这么早。
本来还以为这种情况会多持续几年的,怎么感觉皇帝对退位这事儿多少有些迫不及待呢?
但现在也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皇帝继续说着:“这些年,朝政基本都是太子在处理。做的如何,想必众爱卿心中都清楚……对朕传位太子一事,众爱卿可有话想说?”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问他们并不是在征求他们的同意,真的就只是通知一声。
大臣们倒是希望别让这么精明的太子上位,换个好糊弄的上来。
问题是可能吗?
皇帝这些年一直都在给太子铺路,他们的反对若当真有用,事情就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不过又能怎么办呢,无非以后的日子恐怕会更不好过了。
这位太子可是长公主亲自手把手教出来的,年轻的时候更是跟太宗皇帝一样,纵横沙场,亲自冲在第一线砍过人的狠人。
这么一位皇帝上台,恐怕他在位的时间里,仍然会是皇权高度集中的日子。
或许不仅仅是他在位的时间之内,以如今皇族内部的教育方式来看,恐怕日后都会是如此了。
就在大臣们思考着未来的事情时,龙椅上坐着的李显继续道:“既然没意见,那此事便定了吧!”
说着,抬起右手轻轻挥动了两下。
身边的孙静邦马上拿出了诏书,开始高声念诵起来。
大概说了一些天下之大,我李唐皇室如何如何,自建国以来如何如何。
最终就是主题:“皇太子重润,天纵奇才,文武双全。自早年伊始,于军中立赫赫战功……”
反正就是当爹的夸一下儿子,将他的早年履历拿出来说一遍。
当初打吐蕃多牛逼,第一个冲进去。
然后打李尽灭的时候多厉害,全权指挥……等等等等。
“今传皇帝位于重润,所司备礼,以时册授。公卿百官及长吏,四方岳牧及士民。宜悉祗奉,以称朕意!”
这句话出来之后,这诏书的内容就算是完全明了了,传位诏书。
可大臣们都一脸疑惑,这么干不符合规矩啊。毕竟……
这时在最前面的李重润起身行礼:“儿臣谨遵圣意!”
他答应的如此爽快,大臣们彻底懵了,都说了这不符合规矩啊!
御史大夫裴谈更是忍不住起身准备开喷。
按照古礼,就算是皇帝传位给太子,那也要拒绝三次之后才能答应啊,哪有这么直接干脆答应的?
另外皇帝也是,你得先邀请三次,最后再下诏书才对啊,事情哪有这么干的?
除了裴谈之外,不少反应过来的大臣都准备出来开喷。
然而皇帝压根不给这个机会,直接起身摆了摆手:“既然如此,此事就定了,退朝吧!”
说完,还没等百官行礼,直接起身就溜了,跑的比兔子还快。
刚刚站出来的裴谈等人抬头一看,皇帝居然溜了,一时之间愣在原地,都不知道还该不该继续喷。
不喷吧,起都起来了。喷吧,人已经走了,总不能喷太子,不然这还没登基就留个坏印象。
恐怕到时候一登基,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自己开刀。
正在他站在那里为难的时候,其他大臣们已经站起身开始有序的往外走了。
反正皇帝都说退朝了,现在这李家一家子都这么任性,他们也没必要在这里耗着了不是。
看着其他人都开始往外走了,裴谈也不好意思继续待在原地了,想了想之后,只能无奈的一甩手,将笏板收起来,跟着往外走。
坐在最前面的李月辰倒是没第一时间走,就在原地无声的笑了起来。
其实这也是她跟李显商量之后决定的,总感觉那拒绝三次的戏码属实没必要,徒增虚伪。
所以压根没必要搞那么多虚的,直接传位诏书下发,然后答应了就得了。
于是也就有了今天在朝堂上的一幕。
刚刚裴谈那副样子的确挺搞笑的,让李月辰肩膀都在不停的抖动。
这时李重润走了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好了姑母,莫要笑了,人都走了。”
“哈哈哈……”
被他这么一提醒,李月辰直接笑出了声,甚至坐着笑不舒服,直接躺在了地上。
李重润有点无奈的挑着眉毛:“每当看到姑母这副模样,都感觉羡慕的很啊……”
“羡慕啥?”终于笑完了的李月辰停下来问道。
“此时姑母的模样,与我幼年之时感觉不到任何区别,性格从未改变。”李重润回答道。
在这个时期的人看来,李月辰这么大年纪笑起来还跟个小孩子一样没有形象是个很不好的事情。
虽然说李重润从小经历的教育之中并没有将儒学放在首位,但多少还是会受到一些环境的影响。
李月辰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记住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说完,也不等他的回答,直接转身离开了大殿。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李重润忍不住在想,自己似乎对这位姑母还是不够了解。
这么多年来,总感觉她不像个凡人,似乎就是天上下来游历人间的仙女一样。
……
皇帝下了退位诏书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内阁那边马上就收到了消息,大年三十早上举办新皇的登基仪式,同时会有一场阅兵礼,邀请大臣们和外国使者一同观礼。
要知道过年的时候那可不是只有长安的官员,全国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都在的。
这就足够说明,这场所谓的阅兵礼,绝对不是心血来潮那么简单的事情。
难不成是又要战事了?
但仔细想想不太可能啊,如今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哪有那么多仗需要打?
那就只有可能是给新皇造势了,因为自古以来,新皇登基,要么干点什么事情,要么就杀几个人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不然的话,可以想想高宗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是个什么模样。
所以还是那句话,如今国泰民安,四海升平,通过战争来稳固地位是不可能了。
但说杀几个人?如今朝廷里面也没什么大权臣啊,内阁这种制度下,就算是上官婉儿也远远跟权臣不沾边。
所以剩下的可能就是给新皇造势了,太子本就是军队出身,在军中有着天然的好感。
这种时候来个阅兵式,说白了就是展示一下自己的力量,告诉别人别找事儿,不然揍你!
不管是对外国人也好,还是朝中大臣也好,都是一样的,表示自己手里是有力量可用的。
既然这样,大臣们也都不说什么了,乖乖配合,到时候跟着看就可以了。
说起来近几年军中的科技发展很快速,看看如今朝廷大臣标配的汽车就知道了。
对于军中到底都发展出了什么样的装备,实际上大臣们也都挺好奇的,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在这阅兵礼上展示出来。
相比于大臣们,外国使者们则是都在心里打鼓,仔细思考着自己的国家有没有得罪过大唐。
毕竟这种阅兵礼,总感觉就是战争前的动员一样。
()